人民日报:国资委部署反腐倡廉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即使有竞争,也要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不能非黑即白,选边站队。习近平指出,这些年来,亚洲地区保持总体和平稳定和快速发展、整体崛起的良好势头,地区国家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亚洲特色发展道路。
中方愿同新方加强战略沟通,深化战略对接,切实使高质量成为中新合作最鲜明的标识。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愿同新加坡等愿意同中国合作的国家共享重要机遇。新加坡主张国与国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合作、避免冲突,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中方愿同新方继续用好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平台,加强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第三方合作,积极稳妥推进两国人员往来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清真寺得到了很好保护,马方愿同中方深化文明交流对话。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郑明达)3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你此访期间,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必将开启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面对各国媒体,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
也正是在这里,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逐渐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认知。谈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帕夫洛普洛斯由衷感慨,这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鲜明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深刻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纵使国际风云变幻,习近平主席维护和平果实、捍卫公平正义的决心坚定不移:在莫斯科,亲切会见曾在华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主动上前为年迈的老战士佩戴纪念奖章。
新华社发(王明亮摄)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北方向50公里处的白俄罗斯吉利全散件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工人在组装车体(手机照片,2018年12月1日摄)。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由衷感慨:习近平主席是有深厚历史感的大国领导人,感谢他对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和文明的尊重与认可。
习近平主席身着布拉衫,用心倾听原住民的祝福歌谣,接过原住民敬献的卡瓦汁细细品味。尊敬的习主席,感谢您举办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感谢您值此艰难时刻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老朋友相见,习近平主席道出不远万里、奔赴邀约的深远考量。热烈的掌声,彰显深切的认同。
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是个负责任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顾旅途劳顿,习近平主席决定延长参观时间,走进雅克城堡,更深感受丝路文化。面对各种紧迫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时光荏苒,习近平主席对老朋友重情重义始终如一。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世界愈发将目光投向中国。当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之时,帕夫洛普洛斯欣然与会。
次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早年在地方担任领导干部,习近平有次谈及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时说:平天下不是打天下,不是统治天下,而是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带着对人类发展大势的深邃思考,习近平主席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中国传统天下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引领中国为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2019年11月12日,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走进神庙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在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一次次文明对话,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这是与时俱进的大国远见新冠疫情吞噬多年全球发展成果,全球发展事业遭受严重冲击。
国际社会纷纷赞誉的这一和平之举,成为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2022年,他又给当年访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兰蒂女士回信,鼓励她和老朋友们继续撒播友好的种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领导人的远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不谋而合。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习近平主席驻足观看。
这是协调四方的大国角色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习近平主席亲赴巴黎,提出重要理念主张,积极协调各方立场,为最终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陪同参观的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亲自当起讲解员。
年逾九旬的时任非洲联盟轮值主席、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激动地说:过去殖民者给非洲带来灾难,现在中国给非洲带来了新生。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领略古老文明间的奇妙相遇。15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以视频连线方式同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同探讨人类社会现代化这一重大议题。2022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次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亲切见面。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项目专家组组长林应兴(戴草帽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第9期培训班上授课(2020年12月15日摄)。
人们问我此次访美为什么要来艾奥瓦州?因为对我来说,你们就是美国。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来到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布哈拉古城参观。
进博会是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虽然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但中国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光明这是中国为维护自由贸易打造的最重要的全球高速公路过去几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多大挑战,进博会届届如约而至,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场面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举足轻重的中国分量,更因为稳定人心的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出席成为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最令人瞩目的事件。
既有同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也有地球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不断织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正是在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他强调,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跨越山海阻隔,五大洲18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云端相聚,共商全球发展大计。2012年12月5日,在担任总书记后的首场外事活动中,习近平鲜明阐述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政策。
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习近平一次次走进各国民众中去,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忆及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宣布一系列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新举措,为率先和有效落实新发展议程作出表率。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